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初,祖国大陆正遭受着严重的自然灾害;蜗居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贼心不死;毗邻西南边陲的印度虎视眈眈。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北京东西两个城区遴选了百名即将参加全国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放弃了高考和深造的人生机遇,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征程,开始光荣的军旅生涯。他们决心,用爱国的热血和专业的知识投身边防,献身西藏。
几十年后,西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曾经在那里奋斗、已离开多年的同学们对西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依然魂牵梦绕。他们回忆峥嵘,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作者吴金城 摄影:许娜
1963年5月,我们圆满完成下连队锻炼的政治任务,从各部队召回至军区政治部报到。渴望的学习生涯就要开始了。
在拉萨集结期间,由于军区情报工作的迫切需要,有9名中学时就学习英语的同学被先行分到138单位,首长要求他们边学习边工作以应对工作急需。还有9名学友被分到司政后各部门,充实军区的机关工作。其余的同学则全部被送到西藏军区步兵学校学习外语。
西藏军区步兵学校位于波密松宗地区,通常简称其为松宗步校。该校有七个中队,各自有着独特的训练任务。我们外语队就是学校的第七中队。全队近200人,除我们北京来的同学外,还有100名是军委直接从西安第二炮兵学校调拨过来的六一届学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称他们为“老学员”。七中队下辖五个区队,一至三区队主要由老学员构成,学习专业为印地语和尼泊尔语。四、五两个区队主要由我们北京来的同学构成,学习专业为英语。北京同学中有4名学友当时被分到三区队学习尼泊尔语,他们分别是唐同民、任虎、杜国汉和侯福才。
步校四面环山,山顶上常年覆盖着积雪,山底下奔腾咆哮的年楚河沿着川藏公路的走势,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流向雅鲁藏布江。外语队的营房和教室就建在一片高于川藏公路几十米的大平坝子上。同学们从拉萨来到这里只看到几栋空空荡荡的大木板房,其他皆无,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学习外语的地方,心里顿时打起了鼓。这是我们要生活几年的学校吗?这样的环境能学习外语吗?学习的质量能有保证吗?一连串的问题和疑惑不停地在心里捣鼓着。同学们期盼学习的热情被眼前残酷的现实全部浇灭了,美好希望顿时化为巨大的失望。真如俗话常说的那样,大家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听说我们到来,几位校领导热情地来队里看望大家。同学们立即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把所有疑问一股脑地提了出来。为了消除同学们的疑问,常景山副校长说:“在中国,山沟里不仅能出马列主义,同样也能出外语人才。同学们既经过了战争的考验,又经受了连队的锻炼。这段难得的经历是你们能够成为又红又专军事外语人才的政治基础。我们相信经过几年延安抗大式的学习和生活,同学们一定会受益匪浅,这段学习和生活将是你们人生中难得的荣耀。”
听了校领导的讲话,同学们基本上打消了心中的诸多疑问。为了能尽快改善学习环境,没有上课用的桌椅和睡觉的床铺,大家就自己动手打制。从钻进密林伐木,将原木加工成板材,再到打制成寝室卧具、课堂桌椅和食堂餐桌等,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同学们终于用双手改善了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专业学习上,军区和步校领导不仅尽其所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而且还不断满足我们在学习上的各项要求。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张家口外院的全套军事英语教才,教员聘请的是外交部、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翻译和一批上海外国语学院的高才生。不仅如此,学校还给每人准备了一整套英语工具书。
正式开课了,同学们全部沉浸在紧张的外语学习中。每天清晨,随着嘹亮的军号,同学们即开始早读,直到晚上的晚自习,大家都在认真地背单词、读课文、上听力课,最多时一天能把两百多个单词背下来,说话太多,连嘴唇都是木的。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满脑子显现的全是单词,长时间不能入睡。
除专业课的学习之外,学校还专门为我们安排了系统的党史教育。党史课上,老师们饱含激情地宣讲让我们系统而深入地了解了党的历史和使命,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党史课后,同学们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毕业前,不少同学都入了党。
步校学习期间,为了改善生活,在高原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同学们积极响应中队党支部的号召,在紧张的专业学习之余,每个班都在坝子下的河滩上开出一小块荒地,种上在西藏难得一见的番茄、四季豆和茄子等青菜。秋末冬初外语中队的全体学员还要到十公里外的校生产基地背土豆、萝卜、莲花白等冬储蔬菜。这些劳动都已成为当时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记得在中学上政治课时,政治老师曾高度赞扬延安抗大的校风和精神,同学们也都期盼着有机会去革命圣地延安,亲眼看一看抗大的校园,亲耳听一听抗大的那些往事。今天我们在步校所经历的一切,真像是来到了延安,回到了延安抗大的峥嵘岁月。
在校学习期间,军区司令部曾把在中印边界反击战中缴获的一批印军军用地图交给我们翻译。同学们接受任务后,每三人一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此我们外文队还荣立集体三等功。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是一次很好的实践,而且还为进一步摸清印军在占领地区的部署情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西藏网 文/吴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