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子网 > 医疗 > 藏医药百科

看藏医、买藏药必备——藏医专用术语注解

2017-03-01 09:29:22 甘孜新闻网整合

  【导语】:藏医药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仅次于中医中药而有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几千年来为中国藏区人民...

  藏医药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仅次于中医中药而有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几千年来为中国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出了重要贡献。

  白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症状为口眼歪斜、四肢麻木、偏废不用、拘挛僵直、角弓反张、瘫痪、偏瘫、意识不清、头部震颤、失语蹇言等。 (如:脑梗塞、中风后遗症、脑溢血)

  黄水病: 藏医认为黄水是血的糟粕进入胆囊,分解胆汁,胆汁精华便为黄水。在生理方面调节人体水液,润滑关节等作用,但偏盛或偏衰则导致水肿、湿疹、脏腑积水脓病等。(如:风湿、类风湿、糖尿病、湿疹、盆腔积液、腹水)

  木布病:是三因(隆、赤巴、培根)与血、黄水相凝结而引起的综合症。主要症状为:胸腹灼痛、消化不良、呕吐胆汁、吐烟汁色粘液和血、大便燥结、肌肉消瘦、脊椎疼痛、舌不知味、现 肝脾胃肠痞瘤等。(如:胃炎、胃溃疡、)

  岗巴病:属藏族人自生疮之一,出现上半身疼痛、胸闷、心跳头疼、目赤鼻衄、齿龈红肿发紫出血、棕色嘴唇等,严重者足部疼痛肿大,膝盖、大小腿、足部肿胀疼痛,屈伸困难,脚跟疼痛。 (如:脉管炎)

  热性赤巴病:藏医认为“赤巴”位于胆囊,包括了胆囊本身和全身的热量总和。内外因素保持体内正常,若偏盛则导致热能紊乱而产生胆囊炎,黄疸型肝炎。

  陈旧热病:藏医学理论认为热症经年累月,迁延不愈,致使热邪深陷身内血液,骨骼等正精之中,犹如铁锈浸浊内,油腻渗入骨内,漆渗入木内样,难以排除着称之为陈旧热。症状为目赤干涩、流泪不止、皮肤干燥、上体灼烧、四肢与下体麻木等。

  培根病: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和土。它的生理功能是调节水液,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发生病理变化后则成为危害人体的疾病。症状为:饭后肝痛,口吐绿水,腹部胀满,眼白黄染,身体沉重,倦怠无力等。(如:胆囊炎,胆结石,反流性胃炎,消化不良)

  妇女血症:是大多结成痞瘤,如同怀孕。妇血病分肺,心,肝,脾,胆,肾,小肠,乳汁,乳房等血症和宮血凝结症,共十种。月经不调紊乱引起痞瘤。

  风症:症状表现为:关节蒸痛,心不舒畅,头脑昏晕,头骨发凉,全身肿胀,肌肉内疼痛胀麻,双目不清,尿道小腹紧缩,白带增多,月经不止或经常淋漓等。

  子宫虫病:藏医认为包括虫痒症和虫怒症。症状是阴部发痒,乳房增大,心悸失眠,无事喜动,身体消瘦,阴部恶臭。(如:阴道炎、宫颈糜烂)

  亚麻虫病:中西医称之为:鼻窦炎。黑亚麻虫:中西医称之为:鼻癌。两者都是指一种细菌,由于细菌侵入脑膜引起的头痛病。症状:烦躁不安,鼻涕色红,呼吸困难,腹肿等。

  肝热:过食辛辣刺激及酸味之品,强力劳作等影响大,容易发生病变,症状:食欲不振,肝胃不适,腹胀,头昏,心神不宁,精神欠佳等。(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炭疽:疫邪落于肌肉后,因环境、气候及饮食起居异常引起局部红肿热痛,化脓溃烂的一种疮疡病,发病后全身恶寒怕冷、头与关节疼痛、口苦、神态恍惚、身颤、心神不宁(急性蜂窝织炎、丹毒)

  疠痛:又称急刺痛是侵入上体的一种瘟疫病。症状是左右肋剧痛,目赤,咳嗽,口苦,恶寒身颤。印象为大叶性肺肿、结核性胸膜炎之类。

  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藏医药的产生及其发展必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人类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其理论和实践已经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同中医药一样,藏医药的基本理论也是藏民族对自然界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