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哈溪镇的山羊哪去了?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T-
T+
评论 收藏打印
作者: 伏润之发布时间: 2017-12-19 14:49:47来源: 甘肃日报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背靠祁连山,过去几十年,这里的农牧民养成了“靠山吃山,放养山羊”的习惯。隆冬,正是山羊星罗棋布散落山间的时节,而这里的山坡上却看不到一只山羊。哈溪镇的山羊哪去了?

  “整个哈溪镇的山羊在过去一两个月都卖光了。”牧民马生福说。

  为什么要卖光山羊?

  “哈溪镇60%的面积都处于祁连山保护区功能区内,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哈溪镇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非常艰巨。”哈溪镇党委书记丁辉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保护区内放牧行为十分普遍,特别是山羊啃树皮、翻草根,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整治山羊毁林的困局,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哈溪镇派干部分批次进山入村向农牧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祁连山保护区实施禁牧的相关规定,让大家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经测算,禁牧后1—3年,祁连山保护区被山羊毁坏的植被将逐步得到自然恢复。

  “宣讲归宣讲,农牧民不接受咋办?”起初,当地干部们心里并没底。意外的是,几次宣讲过后,农牧民主动开始卖羊。

  西滩村村民王科将自家500多只山羊集中出售,成为全镇第一个卖羊的牧户。“我天天看新闻,知道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祁连山保护区生态修复特别重视,卖掉羊虽然一时不舍,却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他说。

  尖山村村支书刘明德的手机上留存着他们村最后一只山羊撤出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时的照片,那一幕让很多牧民为之动容。刘明德说,决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光秃秃的祁连山,所以很多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哈溪镇祁连山功能区内所有山羊全部撤出,同时,全镇存栏山羊1.8万只全部出售。

  卖羊之后如何发展?

  丁辉表示,有养殖意愿的群众,鼓励他们建设养殖小区,圈养牛羊,政府在小区建设时每平方米补助40元钱;放弃养殖业的群众,一部分迁入南阳山移民点,一部分扶持其发展中药材种植。

  记者了解到,王科已经用当初卖羊的收入购买了黄牛和牦牛,开展圈舍养殖。同村的王永明则选择移民去南阳山,那里有新房和种植温棚。尖山村30户农牧民卖了山羊,其中有28户开始种植当归,1户选择移民,还有1户种起了人参果。

  记者手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如何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地处祁连山保护区的哈溪镇,从任由山羊啃树吃草转变为引导农民“卖羊”多渠道增收的做法,无疑让人眼前一亮。

  当地农牧民把山羊叫做“败山王”,山羊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可见一斑。过去,由于对生态保护的漠视,“靠山吃山,放养山羊”,农牧民习以为常。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哈溪镇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全镇1.8万只山羊被齐刷刷出售。这一举措,之所以得到农牧民的认可与接受,是因为那句质朴的话——“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这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自觉行动,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进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农牧民卖羊后,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卖羊户转变生活方式,转型发展,多渠道增收致富。相信,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贫穷的脚步会离他们越来越远,美好的日子会越来越近。

(责编: 李元梅)
用户名密码注册
发表评论
最新最热

相关阅读

     
  • 观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闻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老西藏精神
  • 尼玛嘉措:红军走过的地方
  • 亚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