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谐作为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圆圈歌舞,在后藏地区广为流传。康马县乃宁果谐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公元七世纪,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及其上师甲·江白桑瓦时期,由阿美普衮创建了乃宁寺。在乃宁寺开光大典上,当地百姓为庆祝寺院的开光仪式,便跳起了乃宁果谐。
乃宁果谐表演时,表演者手拉手,男女各站成半圈,分别一唱一和,此起彼伏,载歌载舞,顿地为节,是一种连臂踏歌的集体圆圈歌舞。乃宁果谐以它独特的表演风格、多样的表演形式、丰富的歌词内容、淳朴浑厚的音乐曲调、热烈整齐的节奏,生生不息地流传下来,世代传颂着美好的生活,歌颂丰收的喜悦,倾吐动人的爱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007年,乃宁果谐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供稿)
(责编: 李元梅)

中国西藏网微博
中国西藏网微信

大昭寺
天湖纳木错
心中的布达拉宫
“航拍中国”摄影展
微视频《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
新春走基层:悠扬牧歌溢满幸福滋味
品特色年俗 感受别样年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履职尽责树好形象






![[2017这一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 [2017这一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http://image.tibet.cn/images/2017/12/21/201712211513824720466_3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