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青藏 探求“高原病”未解之谜

T-
T+
评论 收藏打印
作者: 惠梦发布时间: 2017-08-24 14:53:33来源: 中国财经报

  近年来,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投身西藏医学研究事业,政府加大相关投入,西藏高原医学研究的条件和水平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在位于拉萨市城关区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医院副院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格桑罗布。从2008年开始,格桑罗布带领团队搭建研究平台、攻克技术难关,在西藏自治区成功实施了近千例心脏手术,填补了西藏高原心血管介入的历史空白。

  自2000年博士毕业以来的17年间,这位从西藏走出来的第一位临床医学博士,矢志“高原病”研究,一直在青藏高原用科学知识深情回报这片生养他的热土。

  打破高原心血管介入的历史空白

  日前,记者跟随中国科协调研团来到西藏,采访并结识了多位扎根高原、奋战在医疗战线的科技工作者。

  记者没有想到,长期以来,在西藏的蓝天白云、雪山圣湖的奇美风景下,暗藏着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高原病”。无论是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还是短期游览的游客,高血压、肺水肿、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急性、慢性“高原病”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道道“拦路虎”。

  由于西藏科研条件和科技医疗人才匮乏等原因,西藏“高原病”研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近年来,如格桑罗布的一样的许多批科技工作者投身西藏医学研究事业,政府加大相关投入,西藏高原医学研究的条件和水平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

  高原特殊的气候、自然环境和藏族百姓特殊的饮食结构,使得西藏成为我国高血压疾病的高发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西藏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也进入了迅速增长阶段。

  格桑罗布介绍说,心脏介入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无需开胸,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通过特定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为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带来显著、甚至根治性效果的治疗。

  “以前,西藏受到设备、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制约,这项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开展。”格桑罗布说,西藏自治区领导、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2008年为医院特批了一台当时国内领先的飞利浦数字血管剪影造影机,支持格桑罗布和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开展这些项目面临着内地平原地区无法比拟的困难,很多器械、技术都跟不上。”格桑罗布说,在内地,缺什么器械医院打一个电话,厂家很快就可以送货上门,而他们光是准备器械就花了半年时间;另外,高原患者的血管解剖、出血、凝血时间和内地患者不完全一样,再加上缺氧环境,治疗风险更大。

  格桑罗布告诉记者,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国内外有成熟的平原患者医治指南可以参考,但是却没有任何关于高原患者的资料。因此,格桑罗布和团队既要学习平原地区的诊疗技术,又要针对高原特殊环境下的病理、生理表现、病人特点设计临床对策,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摸索自己的治疗方案。

  “我们慎重对待每一例手术,术前讨论、手术中的计划、术后的观察都开展得不错。”格桑罗布说,值得骄傲的是,目前开展这么多例手术,还没有发生一例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也非常低。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我们和内地三甲医院一样,一些主要的心血管介入工作都可以开展了。”格桑罗布说,上个月第一人民医院就成功为两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外国游客实施了手术,患者术后3天出院,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而在西藏患有心血管慢性病的老百姓也不用再跑到内地就医,在本地医院就可以得到治疗。

  打造雪域高原医学的“明珠”

  在高原心血管介入以外,格桑罗布和团队正在绘就一幅宏大的高原医学研究蓝图。在采访中,格桑罗布反复说,在西藏“高原病”研究领域,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揭晓。

  1985年,17岁的格桑罗布以西藏日喀则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格桑罗布又先后在北京阜外医院、协和医科大学等国内顶尖心血管研究平台攻读硕士、博士,也曾被霍普金斯大学请到美国学习交流。

  “在上海、北京和美国,都有很多人劝我留在当地,单位也给出了很好的条件。”格桑罗布说,本科毕业后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回家,“不只是我,很多出来的西藏人都很想回去,西藏在文化等方面有各种因素吸引着我们。”博士毕业后,格桑罗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必须要回去,回到西藏可以做很多事情;他作为西藏第一位医学博士都不回去,那是“有问题的”,自己这一关就过不去。

  2000年,格桑罗布博士毕业回到家乡后,开始致力于高原医学研究。具体到研究方向,格桑罗布介绍说:“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危及老百姓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也包括“高原病”;如何在高原地区更有质量、更加健康的生活,更加适应高原环境;如何在西藏环境下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使其达到或接近平原地区水平,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自治区领导、相关部门和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格桑罗布举例说,他们做过的一个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地区脑出血、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年龄比平原地区提前十年,这也是西藏平均期望寿命比平原地区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疾病有什么特点、和平原地区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人群防治、如何降低并发症等都是一系列问题。”格桑罗布说,在肺水肿研究治疗方面,他们已经遥遥领先于内地医院。“内地医院对肺水肿治疗只有传统的强心、利尿和激素用药等措施,而我们已经进入了个性化诊疗方案阶段,是轻微咳嗽,还是肺里发出‘开锅’一样的响声,或是喷射出粉色的血液和分泌物混合物,根据不同肺水肿进程阶段我们都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十多年来,格桑罗布在高原病研究体制机制方面牵头搭建了“高原适应运动心肺功能研究室”“高原地区早期血管病变检测中心”“高原地区肺通气与弥散功能研究室”“自治区人类适应高原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医学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性研究平台,牵头完成了自治区首个国家级医疗科研项目“西藏地区主要慢性高原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和自治区级“重大慢性高原病早期检测、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等各级科研项目。

  格桑罗布说,在西藏,不管是临床还是研究,需要解决的是一系列问题,因为实验室硬件条件和人员条件都是很缺乏的。内地的科研单位普遍“筑巢引凤”,对于一般的医学博士来说,研究条件都是现成的,“而我们就要学会自己创造条件,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永不放弃的斗志和自我牺牲精神。”

  “我们现在做成了一点点事情,但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成。”格桑罗布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角,有一幢很漂亮的四层小楼,是自治区财政投入2300万元建成的西藏高原医学研究所。为了这栋楼,格桑罗布和老领导花了15年的时间奔走呼吁,终于在2015年建成。格桑罗布说,目前楼里的设备还比较简单,是他和团队通过十多年的科研项目资金积累建造起来的。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充实硬件条件、人员条件,真正将西藏高原医学研究所在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群体流行病水平等方面打造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高原医学的‘明珠’。”格桑罗布说。

(责编: 央卓)
用户名密码注册
发表评论
最新最热

相关阅读

  • 观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闻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老西藏精神
  • 尼玛嘉措:红军走过的地方
  • 亚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