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田里采摘菜花
8月5日早上5时,天还没亮,位于榆中县银山乡孙家湾村的菜农安谈梅一家人早已起床洗漱完毕,准备出发去菜地里采摘菜花,记者跟随他们一起,进行一次采摘菜花的体验。
5时30分,记者和安大姐一家人出发去菜地,到达菜地用了不到半小时。在地边安大姐一家人开始进行劳作前的准备,全副武装自己,山里昼夜温差大,经过一夜,菜地里露水特别多,如果不做防护,很快会被露水打湿。
经过“武装”的安大姐一家人很快进入了劳动状态,他们的分工很明确,安大姐负责采摘菜花,然后递给小女儿,再由小女儿传递给地边上的大女儿快速的完成包装,接着放到准备好的篮子里,等一个篮子装满就由孩子的爸爸郭大哥背到拖拉机上安置好,一家人的配合很默契,完全不需要言语的沟通。
安大姐给记者小树也准备了一套“装备”,然后教她如何去采摘菜花,“手伸开大概能一把握住的就可以采摘了,像这样能‘一把抓’的就是精品菜花,用刀使劲把根部切断,然后拿起来把多余的叶子切掉,留下叶心最嫩的三四片叶子把菜花包裹住。”安大姐边示范边说。小树刚开始还有点手生,接连采摘了几个以后,慢慢开始熟练,安大姐在一旁也不禁夸赞她。
山里的天气多变,没过多久,天下起雨来,但是他们的采摘并没有停止,反而随着下雨加快了速度。安大姐把一块透明塑料给小女儿披上,自己身上也披了一层塑料,然后继续采摘。安大姐说“今年雨水多,要及时采摘,菜花不等人,一夜之间也能长很多,就卖不了好价钱了”。
经过大约三个小时的田间劳作,早上9时一片地里成熟的菜花已经采摘完毕,小树全身也被淋湿,也披上了安大姐给的“战袍”,一行人又匆忙把采摘好的菜花送去王家湾过磅,然后拉给菜贩子。
安大姐说:“菜花的价钱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好的能卖到1.8元一斤,最差就只有两三毛钱,十分不稳定,去年起早贪黑也就卖了一万多块钱,今年雨水好,种的多一点,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当记者问起这些菜花最终的去向,郭大哥说:“这些菜花最后会运去南方城市,很少有留到本地的”。菜农王大爷说:“现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好啊,这些菜花里有好些都走出国门销往欧洲了,也算是走上国际化了”。
至此,记者一天的体验过程也算是结束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很大一方面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这个群体本身沉默而又勤恳,也是在和他们有过接触之后,才会发现原来在社会中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该被每一个人知道。(记者 韩彤安 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