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非遗”热贡艺术的指尖传承

T-
T+
评论 收藏打印
作者: 张添福发布时间: 2017-06-30 18:23:37来源: 中国新闻网

藏艺大师夏吾角近日向记者展示体现其指尖功力的珍珠唐卡——密密麻麻的小珍珠镶成主佛,周边辅以彩绘,再用堆绣装裱,整幅唐卡正面具备黑唐之神秘,侧边又显金唐之华美,极具收藏价值。

年过五旬的夏吾角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当地年都乎、吾屯、郭玛日等传统村落,家家有画师、户户画唐卡,是安多藏区文化艺术中心。发祥于当地的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形式,包括唐卡、泥塑、堆绣、雕刻等藏艺形式,以色彩艳丽、线条精致而蜚声海内外。


资料图:“雪域瑰宝 法界宝藏”——乾庄热贡唐卡艺术展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做这幅珍珠唐卡,想集中展示热贡艺术特色。”热贡艺术已经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作为该项非遗的中国代表性传承人,夏吾角多年前主持建立仁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开坛授课,传习唐卡、泥塑、堆绣等热贡艺术。

据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显祥介绍,获官方资金支持,当地已成立仁俊等28家非遗传习中心,并组织非遗人才进校园,编撰藏艺专业教材,成立唐卡鉴定中心,非遗人才苦修指尖功力。

夏吾角师承父亲,八九岁时接触热贡艺术中的泥塑,后来练习泥塑、唐卡、堆绣技艺里最基本的底稿,并受老艺人指点,指尖功力日益精进,成为当地藏艺界翘楚。

“那时候,家家都在做泥塑,”夏吾角说,泥塑技艺独特,当地高粘性的红土里添加少许神土、圣水、药材、宝石,不用模子,只要按照底稿,从佛像的莲花座一点点捏塑、雕刻,阴晾干再绘以色彩便大功告成。

“低于一米五高的泥塑佛像,中空的腹腔里都不用搭支架,上百年的泥塑,就像进窑烧过一样坚硬。”夏吾角坦言,随着近些年唐卡受热捧,大家都开始画唐卡,泥塑便被冷落。

不同于其他传习中心独爱唐卡,夏吾角更偏爱泥塑,走进仁俊传习中心的后院,十几名学徒正捶打泥塑所用的红泥,一旁的徒弟们用刻刀雕刻纹路,“他们一天画唐卡,隔天捏泥塑,两样都不能偏废。”

“泥塑怒相护法神,就要做出让人看见后害怕的样子。”在夏吾角看来,热贡艺术要达到一种感觉,如画白度母,脸形要像鸡蛋或粮食颗粒般丰满,脸庞犹如十五的月亮般白里通透。

在仁俊传习中心,除了“全日制”的学徒外,学校放假时,附近村落的学生们也会上门免费上课。夏吾角说:“学艺要从小开始,十二三岁的娃娃们学得特别快。”

更重要的是,夏吾角认为,以前热贡艺术传男不传女,“但它是纯手工的,一个人一辈子也做不了几件。”夏吾角说,“传承它,就得民族不分、男女不分,大家就像一家人。”

在传习中心的画室,夏吾角的独子桑德加蹲坐在木墩子上,给已画了七个月的唐卡《五部文殊》上色。他说,父亲是出了名的热贡艺人,做为儿子压力很大,但“以后,谁画得更好,还说不定哩!”

“热贡艺术一代代传下来,没有中断,根好,不能放弃,不能失传。”夏吾角说。

(责编: 李元梅)
用户名密码注册
发表评论
最新最热

相关阅读

     
  • 观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闻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老西藏精神
  • 尼玛嘉措:红军走过的地方
  • 亚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