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班禅叮嘱藏刀传人:打刀技艺必须传承

T-
T+
评论 收藏打印
作者: 韩松发布时间: 2017-06-29 11:24:27来源: 新华社

59岁的普达瓦是拉孜藏刀第六代传人。

普达瓦住在后藏的拉孜镇上。

全镇只有一条尘土飞扬的土石路。镇后大山上伫立着一座古庙。

20多平方米的打刀作坊,就在路边他的藏式民居二楼上。

从13岁起,普达瓦只做打刀这一件工作。

他每天从上午9时半,到晚上9时半,除了中午半小时吃饭休息,都在打制藏刀。

普达瓦盘腿坐在毡布上,刀具置于包裹住两膝的藏袍间。他身旁有一台德生牌收音机、一壶酥油茶,窗台上放着转经筒。遍地锃亮的工具,显然被几代人摩挲过。

他把辫子盘在头顶,扎着红色英雄结。他红光满面,双手像两页坚实浑厚的岩石,眼睛干净明亮。谈到藏刀,他眉飞色舞,像变成了一个心无杂念的孩童。

这项技艺传子不传外。普达瓦和30岁的儿子多吉占堆一起打刀,年产量300多把。打一把大型刀,两人合作需15天。

他说,除了质材、花纹,他打的刀跟先辈打的相比,没有变化。

“我没有见过汉地的刀。我只做拉孜藏刀。”他说。

除了每年抽15天到20天出外朝佛,或应寺庙之邀去打制法器,他就在家打刀。

在藏刀故里拉孜县,还在打藏刀的现在只有三四家、七八人。

拉孜藏刀之闻名,在于手工制作,匠心独用,质材专门。对火候的掌握,靠经验传承,外人难以模仿。

光是钻子,就有一百多种。最难做的是花纹和刀刃。木炭要从新疆买,有的材料还要从尼泊尔进。

“只要是自己打出的每一把刀,我都感到自豪和欢喜,却不会特别在意是哪一把。”普达瓦说。

他从刀鞘里拔出刚打好的一把半米多长的钢刀,威风凛凛擎着,像格萨尔王手下的一名武士。

“这把刀,跟我爷爷一百多年前打的一模一样。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时,爷爷打的刀运到江孜,用于抵抗。”他声如洪钟。

这可能是藏刀历史上少有的与遥远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一次。

刀在世界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体系中,多具特殊意义。

拉孜藏刀民间交流协会会长白玛说,藏族爱刀。“但我们信仰佛教,不崇尚战争。”

他说,藏刀代表了藏民族的特点:勤劳、坚韧、智慧、仁慈。

藏刀有一千多年历史,用于生产、生活、自卫与装饰,是游牧民族的必需品。

拉孜藏刀,曾与伟大的传奇人物发生关系。

十五世纪,藏戏的开山鼻祖、桥梁建筑大师唐东杰布为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铁索桥,召集了一批铁匠。普达瓦的祖先也在其中。

铁匠们的后代留了下来,有的开始打制藏刀。

多少年,普达瓦的刀,主要打给当地人使用。

他却是六代打刀人中,见证世道最大变化的一位。

在他9岁的时候,西藏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这里推行。

经历了数百年农奴制的西藏进入了开放的现代化时期。原来买刀的贵族阶层消失了。

近年,越来越多的陌生人从外部世界来到普达瓦的作坊。

“随着旅游兴起,汉族人和外国人都来买刀,却不仅仅买刀。”他说。

一位中山大学的博士生,来他家呆了好长时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年有一个德国学者来住了两天,观察了所有工序和工具。

“德国人说,工厂里流水线做刀,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但你一个人要做所有工序,很了不起。”普达瓦说。

但藏刀的传承也遇到重大挑战。

多吉占堆是经过父亲和镇干部做说服工作,才同意跟父亲学打刀的。

“外面收入高。他最初不乐意。”普达瓦说。

1994年起,中央实施对口支援西藏政策,成千上万的汉族干部、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7600多个,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

在拉孜县,上海干部引来了光伏企业、现代农业等项目。铁路也于去年修到了附近。

这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并促生了新职业。

白玛说,打刀的学习周期长。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孩子们不会去学打刀。

铁匠历来是收入和地位低微的行当,很少人愿做。

“然而,打刀技艺必须传承。这是十世班禅大师三十年前登门拜访我家时说的话。”普达瓦说。

党委和政府开始介入藏刀打制。

援藏干部、拉孜县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县长尤晓军说,县里决定,引入外部资金,与市场对接,做大做强拉刀产业,增加打刀人收入,反哺非物质遗产核心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一是让藏族文化发扬光大,二是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这样就能长久发展了。”他说。

如今在拉萨街头,有的出租车司机会把慕名而来的游客带到这座城市太阳岛上的拉孜藏刀专卖店。

这是经拉孜县唯一认可的店铺。宽敞的店堂内挂有普达瓦的大幅照片。他的刀也第一次摆在现代化的商店里出售。

法律开始介入藏刀。“按照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为拉孜藏刀第一次申请了商标注册。”店主王鹏说。

普达瓦也与店方签了合同。

根据协议,专卖店从普达瓦和其他拉孜藏刀传人那里收购和包销刀具。

“每套刀原来卖四五千元,我们六千元收购,另外,年底还给予每位打刀人五千元奖励,纯利润再返还20%,这样,提高了藏刀传人的收益。”

47岁的王鹏是来自天津的汉族人,作为摄影师和西藏文化热爱者,他走过西藏七十多个县中的六十多个,有很多藏族朋友。

2008年初见藏刀,他震撼于其锋利、华美、精致和繁复,又伤感于仿冒品泛滥。随后他与寻找投资的拉孜县达成了合作协议。

“今后是信息化,在网上销售藏刀。”他说。

白玛说,引入外部资金推广藏刀,最初也有人想不太通。他们担心外人把好东西拿走了。

“但是,我们需要有品牌,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拉孜藏刀,这样它才能更好生存下去。”他说。

尤晓军说,藏刀能够成为产业,得到了县长欧珠罗布的大力支持,而汉族援藏干部与藏族干部的友好合作起着关键作用。

拉孜县成立了研究销售中心,面向市场推出一些保留拉孜藏刀特色、迎合市场口味的藏刀类型。在日喀则也开了专卖店。

在拉萨的机场高速公路上,县政府打出了拉孜藏刀的广告。

普达瓦的身份,也不再一样。地位低下的铁匠,如今有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他还当上了日喀则市政协委员。

有关这些身份的文件被挂在作坊墙上。藏刀传人还印了名片,向来客发放。

但普达瓦说:“我最关心的不是赚钱,而是传承。”

他已有了孙子。他提出要求,孙子初中毕业后,一定要打藏刀,“学会这门技艺,就相当于念了大学”。

但儿子多吉占堆说,这事现在还不能确定,要由孩子长大一些后自己拿主意。

普达瓦说,今后,可以考虑让家族外的人学习打刀。

(责编: 李元梅)
用户名密码注册
发表评论
最新最热

相关阅读

     
  • 观察/
  • 文化/
  • 宗教 /
  • 旅游 /
  • 秘闻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老西藏精神
  • 尼玛嘉措:红军走过的地方
  • 亚格博:形色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