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
张洋
昨天接受检阅的12000名官兵、600余台(套)装备,组成1个护旗方队、27个地面方队和9个人员方队;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00多架战机编成1个纪念标志梯队、1个空中突击梯队和6个空中梯队。在这12000名官兵中,有江苏扬州市家乡父老熟悉的军中骄子、江都好男儿、第四次参加重大阅兵任务的黄继;还有已连续参加两次全国大阅兵的连云港棒小伙儿张洋。
黄继:再携武警特警方队完美亮相
28年来重大军事任务从无差错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971年,黄继出生于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大同村。他从小就身材挺拔、仪表堂堂,很早就展现出特有的阳刚之气。18岁应征入伍,因外形优秀、综合素质过硬,被直接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后历任武警北京总队指挥学院院务部副部长、武警北京总队军乐团团长、武警北京总队十五支队支队长,直至现任武警北京某部师长。
28年戎马生涯,无数次重大军事行动和外交任务,黄继总能全力以赴,无一差错圆满完成。2009年,黄继受命组建“雪豹”突击受阅方队,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大阅兵任务,因成绩显著,被武警总部授予一等功。
2009年10月1日的长安街,万众瞩目。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江都籍好男儿、武警装甲车方队队长黄继英姿飒爽,立于头车,敬着标准的军礼,第一个通过观礼台,因此得到“中国武警带装受阅第一人”的美称。就是从那次阅兵式开始,黄继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家乡的骄傲。
2015年,黄继因为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技能过硬,第三次入驻阅兵村。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黄继和孟鸣少将一起率领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分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再次受到武警总部嘉奖。
“不只为了展示,拉出去就能打仗”
7月末的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骄阳似火。黄继和徐平少将一起身着迷彩作战服,佩戴防弹装具,腰下斜挎手枪,立乘特战车,以战斗姿态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这是一次野战化、实战化的阅兵。受阅人员全部来自一线作战部队。组成该方队的猎鹰突击队,是我国武警反恐力量的拳头部队。这支特战部队,正是由主席于2014年4月9日授旗成立的。
在这次阅兵中,猎鹰突击队队员10人一组,乘反恐突击车接受检阅。“这是反恐作战最基本的单元,包括指挥、突击、侦察、排爆、狙击5个要素。”黄继告诉记者,“我们不只是为了展示,而是拉出去就能打仗。” 本次阅兵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仅要展现整齐划一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展示“一种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
张洋:九三阅兵的帅小伙这次当上教练员
当大阅兵的画面刷爆大家的朋友圈时,连云港小伙儿张洋就在现场接受“沙场点兵”。“9时17分,阅兵车经过我们反坦克导弹方队时,我用力行了一个笔挺的军礼。”电话里,张洋的语气兴奋而骄傲,“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口号依旧在他的脑海中回荡着。
2015年9月3日上午,当兵8年的张洋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全世界几十亿人的瞩目之下通过天安门广场,一展雄风。
“作为一名军人,能接受祖国的检阅,是我一生的荣耀。”张洋说,从那一刻起,这个出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镇的小伙子成了连云港人的骄傲。而第一次参加大阅兵也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原本打算当年退伍的张洋留在部队。
生于军人家庭的张洋知道,能够连续参加两次全国大阅兵,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家族都是无上的荣耀。“和以往阅兵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沙场点兵’。因此,我们不是在展示军人整齐划一的风采,而是拉出去就能打仗的状态。”张洋认为。
朱日和训练基地风沙大,白天热、晚上冷。太阳无情地在战士们的脸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印记。张洋脸上的皮一层层往下掉,蜕了两层皮后,晒成了直播上我们所看到的古铜色。这次的训练中,因为出色的表现和成绩,张洋被选定为教练员。也就是说,除了完成自身的训练任务外,他还要和其他教练员一起“带兵”。
7月30日凌晨3时30分,集合的哨声吹响了。张洋说,从头一天晚上到口号响起的那一刻,战士们近乎是一种“充血”的状态。9时17分,阅兵车经过张洋所在的方阵时,除了自豪他内心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报告主席,我们是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
沙场揭秘
八一阅兵为何选朱日和基地?
昨天上午,新中国成立以来解放军首次在八一建军节开展阅兵式活动在这里举行! 这是继1981年华北军事大演习阅兵后,中国军队时隔36年第二次在天安门以外地区举行阅兵。
为何选择朱日和作为此次阅兵的地点?这与朱日和本身的地位与特点密不可分。
可与美国“国家训练中心”媲美
朱日和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占地1066平方公里。这里地形复杂,分布着哈尔德勒山地、都新草原、乌登草原、察汗敖包丘陵、杭盖登吉丘陵等,由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组成,具有独特的排兵布阵优势。
“朱日和”系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心脏”。它是亚洲最大、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军事训练基地。朱日和训练基地可与美国的“国家训练中心”媲美,被称为东方的“欧文堡”。
朱日和是一处绝佳的战场。整整800年前,成吉思汗的铁骑由此扬鞭远征,横扫亚欧;300多年前,康熙皇帝御驾亲征,经此征讨准噶尔叛军。如今,这片广袤的古战场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军事训练基地。
以前连名字都不能公开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朱日和都是个神秘的地方。当年,在媒体报道中连名字都不会提,仅以“华北某训练场”代替。外军也只能在侦察卫星图片上目睹它的风采。
资料显示,20年前,这里还只是北京军区一个简单的装甲兵训练场。1997年,海湾战争结束以后,中央军委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决定将训练场扩编为科技含量最高的陆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随后,在这里,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集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统”于一体,着眼未来预留拓展空间的高技术体系,正式启动运行。
2005年9月27日,“北剑—2005”军事演习在朱日和举行,中国国防部邀请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24国40多名军事观察员前来观摩演习。
这是建国以来解放军邀请观摩国家最多、对外展示规模最大、开放透明程度最高的一次涉外观摩演习,朱日和也因此受到外军强烈关注。
我国“蓝军”诞生地
朱日和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我军首个“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和唯一“联合作战实验场”,正引领军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我军第一支专业化模拟蓝军部队,就是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诞生的。
据一位亲临朱日和观摩此次演习的美军高级军官评价,朱日和训练基地完全可以和美国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相提并论。
据《新华每日电讯》
军歌嘹亮
《军歌飘过90年》讲述军歌背后故事
快报讯(记者郑文静)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由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军歌飘过90年》将于7月31日-8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全片共三集,每集40分钟,通过六首最具代表性的军歌背后的故事,让观众在军歌的旋律中了解人民解放军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步,体味军歌中那份属于中国人民军队的无限荣光。
本片共讲述六首军歌,第一集主要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和《新四军军歌》两首歌。第二集讲《八路军军歌》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第三集主要讲《志愿军战歌》和《强军战歌》两首歌。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著名书法家管峻为该片题写片名。
记者获悉,自3月开拍以来,摄制组根据军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印迹,从南京出发,穿越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行程一万多公里,采集了大量素材,采访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词曲作者后代、老战士,才最终还原了军歌背后的我国军队90年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