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8月26日,“一江清水向东流·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采访团一行走进“金色的世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年来,海西州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工作人员在讲解海西文化 孔夏摄
德令哈市地标性建筑之一的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位于美丽多彩的巴音河畔,40余家媒体记者在此参观海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是海西州委、州政府兴建的一项民心工程,是集文化辅导、培训和创作,非遗传承、保护、发掘和研究,运动健身,影院及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
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内的体育场馆 孔夏摄
近年来,海西州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州博物馆、海西州非遗保护中心、海西州体育中心、海西州室内网球馆、海西州图书馆……随着一批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精品工程完工和投入使用,海西州百姓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也节节升高。
最为吸引采访团的是海西州博物馆中的青瓷莲花尊、鎏金凤鸟等珍贵藏品,以及德令哈掐丝唐卡、都兰桃花石加工、天峻藏文化工艺品的工艺制品,每一件都印证着海西的灿烂文化。
鎏金凤鸟 孔夏摄
近年来,海西州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海西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州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坚持全年无闭馆日,各场馆免费服务时间每周超过42个小时。全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柴达木文化品牌,繁荣发展海西文化艺术事业,全州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国西藏网 文/孔夏)